來源:《中國電力報》 時間:2021-06-07 11:12
中國電力新聞網記者 于琳娜
在5月舉辦的領導人氣候峰會上,韓國總統文在寅宣布將停止對海外煤電項目的公共資金支持。韓國的海外煤電投資規模位居全球第三,韓國進出口銀行和韓國開發銀行等國有金融機構是韓國海外煤電投資的重要參與方。此前,韓國國內五大金融集團及三星等大型私有企業旗下的金融機構已先后承諾不再投資煤電項目。
韓國國會議員李秀英認為,煤電市場呈現萎縮態勢,資金應流向更有活力的市場。此外,她十分期待啟動建設東北亞超級電網,這對激活中日韓能源合作轉型十分重要。
韓國應更早提出退出煤電融資
中國電力報:您認為,文在寅總統宣布暫停對海外燃煤發電項目的財政支持將產生哪些影響?
李秀英:我們認為,煤電在世界能源市場上失去了競爭力。煤電產生溫室氣體和空氣污染物,與成本迅速下降的可再生能源相比,煤炭變得不再那么吸引人了。韓國宣布終止煤電融資一點也不意外。事實上,韓國應該早點結束對煤電的投資——至少應早于去年(韓國政策銀行向印尼和越南的煤電項目投入數十億美元)。
然而,這一決定的影響是重大的,因為韓國是少數煤電融資國之一。韓國退出煤電市場的事實將發出一個強烈的信號,即從現在開始,任何擴大煤電供應的計劃都將變得更加困難。南亞和東南亞地區的許多國家仍在計劃建設更多的煤電廠,以滿足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F在融資機會越來越狹窄,這些煤電計劃需要重新考慮,這也意味著,國際社會將加大對日本等國家的壓力,要求他們停止為海外煤電項目提供融資。
資金會流向更有活力的市場
中國電力報:切斷對煤電項目的融資后,資金將會流向哪些領域?
李秀英:這些年來,煤電市場一直呈現萎縮態勢。這就是為什么資金應該向新的、更有活力的市場推進,而非資金的重新安置。
可再生能源和電網基礎設施的需求明顯增長,建設一個能夠容納可再生能源的彈性電網對于建設太陽能、風能發電項目同樣重要。無疑,這是一個有相關技術的國家可以發揮優勢、提供幫助的領域。我認為,與以化石燃料為基礎的基礎設施相比,可再生能源領域的經濟合作實際上更有潛力。
中國電力報:如何比較煤電項目與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投資回報率?
李秀英:我認為,與單個項目相比,更重要的是看能源的整體市場趨勢和經濟狀況。因為能源基礎設施投資應該基于長期分析,而不是現狀。
現在有很多機構作了研究和預測,在東南亞地區,可再生能源(太陽能和風能)在幾年內將比煤炭便宜,包括碳追蹤計劃的分析也能證明這一點。此外,越南商業論壇建議越南應立即放棄煤電,并將重點放在可再生能源上。能源項目的投資回報預測應該著眼于未來20~30年,參數需要包括不斷變化的環境。
中日韓應帶頭推進能源轉型
中國電力報:在能源領域,中國和韓國可以開展哪些合作?
李秀英:就能力和責任而言,亞洲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努力中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韓國和中國都是亞洲能源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兩國之間的合作必須著眼于推動該地區的能源轉型,特別是與海外能源項目的合作。
能源轉型對亞洲不斷發展的經濟體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對于那些開始建設能源基礎設施的經濟體來說,他們可以“跳過”化石燃料階段,向可再生能源進行“蛙跳”。這實際上可能比對存在大量資產風險敞口的發達經濟體實施能源轉型更具成本效益。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亞洲主要經濟體——如中國、韓國和日本——應該帶頭推動對經濟和環境可持續的能源項目。
另一個重要領域是建設區域電網。將電網連接擴大到更廣闊的地區,可以提高電網的穩定性,容納更多的可再生能源。這是歐洲能夠如此迅速地部署可再生能源的原因之一——它們是相互連接的?!皷|北亞超級電網”這一連接本地區主要經濟體的遠距離輸電基礎設施的構想,已經討論了相當長一段時間,但迄今為止,還沒有取得太大的進展。我認為東北亞超級電網是中韓兩國可以攜手加強合作、建設可持續未來的范例之一。
構建東北亞超級電網意義重大
中國電力報:東北亞超級電網有哪些意義?
李秀英:東北亞超級電網是指連接中國、朝鮮半島和日本的輸電網。截至目前,該地區的主要經濟體的電力系統是完全分離的。一旦我們擁有一條連接這些電網的“電力高速公路”,就可以大大提高整個地區的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這在“綠化電網”方面尤為重要,因為我們需要更大的靈活性來應對可再生能源的變化。
簡單來說,當我所在地區多云的時候,我們需要能夠依靠其他陽光充足的地區;當我所在的地方風比較小的時候,我們需要依靠其他多風的地區?;诖?,網絡越大,就越穩定,因為可以得到更多的應急電源。這種“互聯性”是歐盟和美國成功擴張可再生能源的一個重要因素。韓國、中國和日本最有可能在東亞地區啟動這種電網互聯,可以成為整個亞洲地區能源轉型的重要“引線”。
背景資料:韓國海外退煤歷程
韓國是全球第三大海外煤電投資國,韓國進出口銀行(KEXIM)和韓國貿易保險公司(KSURE)一直是海外煤電項目的主要支持者。從2008年到2019年初,這兩家國有金融機構與韓國發展銀行(KDB)一起,共為海外煤電項目提供了約100億美元的融資。
2020年7月,韓國執政黨民主黨國會議員曾提出一項立法草案,旨在終止包括韓國電力公司(KEPCO)、KEXIM、KSURE、KDB在內的全部官方融資機構和國有企業為海外煤電項目融資,理由包括清潔能源已具有市場競爭力,韓國企業的財務和聲譽風險以及應對氣候危機的緊迫性。然而,由于該法案沒有得到足夠數量民主黨議員的支持,并未在韓國國會得到正式討論。
2020年10月,在韓國國會對政府工作的年度審計中,國會議員針對韓國海外煤電投資問題,向貿易、工業和能源部長,以及韓國進出口銀行(KEXIM)、韓國貿易保險公司(KSURE)、韓國開發銀行(KDB)等融資機構的負責人提出質疑。雖缺乏正式的承諾,但在此次審計會議上,韓國國有機構和國有企業的高級管理層均承認,未來繼續進行海外煤電投資的可能性已非常小。
相比之下,私營企業和融資機構的表現更為明確。韓國五大金融集團(國民、友利、農協、新韓、韓亞)都已明確將停止為新的煤電項目融資。此外,三星、韓華等大型民營企業集團旗下金融投資機構,也公開承諾不再提供煤電融資。
責任編輯:陳晨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